家乡的泉水
我家乡有个地方名叫黄金坑,它坐落在龙川县车田镇南山村西南角,那里有一口与众不同的水井,无论春夏秋冬、刮风下雨,抑或是田地龟裂的岁月,天天都能赐给村民清甜的泉水。因为连续在家乡生活了21年,所以,家乡的泉水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像和美好的回忆。
据族谱记载,黄金坑这口水井,建造于清朝康熙年代初期。水井四周和底部都是用青砖砌成,四周砌有20公分高的井栏,井栏外周边有一米多石灰硬底化做成的地面,南边高处砌有一条弯形挡土、挡水墙。井内空长1.5米,宽0.93米,深1.2米。井的容积虽然不大,但供水量不小。上个世紀70年代初,我们村人口最密集居住在黄金坑周边有300多人,食用水都是这口井供应。由于水井建造材料质量相当好,至今300多年仍然保持完好。水井南边立有一个碑,碑上刻有“饮水思源”四个字。这个碑是上个世纪70年代用水泥做成的。字体不是书法家写的,也不是电脑打印出来的,很明显是享用了这口井水的村中“秀才”的心声直显,让人观后感到十分朴实和真情。
家乡的泉水,水质稳定,冬暖夏凉,是我青少年时期留下的深刻印象。由于水源从深处喷涌而来,每当严冬时节,早晨水井上面慢慢不断升起的雾气,不远处观看像一柱白烟。随着微风轻吹,让人感觉身临仙境。多年前展现在眼前的这一乡村奇观,至今我还记忆犹新。黄金坑的泉水之所以不受风雨影响,是因为前面下方是一片农田,左、右、后边都是山林,并且绿色长青。也正因为这口水井有这样优越的地理环境,所以,历年干旱或暴雨也没有影响它的质量。
家乡的泉水,让我体会到了水清甜的真正味道。参加工作30多年来,我有早晨喝一杯凉白开水的习惯。不怕不识货,就怕货比货。家乡的泉水没有消毒水的味道,也不含泥土的腥味,无论大缸小杯,装满水都是清澈见底。很多年来,我每到一个地方,都会用心体会早晨喝第一杯凉白开水的味道。打开品尝水的记忆,没有发现胜过家乡泉水清甜味道的记录。正因为家乡泉水水质特别好,家乡的豆腐才会特别嫩滑;家乡人做的凉粉才会特别好卖;外村人才会开摩托车来黄金坑运水回家。虽然我想对家乡泉水加以赞美,但找不到更好的语言来加以表达。我知道它既没有冰水那样凉,也没有糖水那么甜,没有杂味,自然顺口爽心,让人喜欢常喝。
家乡的泉水,使我学到了治病、防病的方法。记得是15岁那年,因为长期不恰当使用井水的原因,我得了踝关节风湿病,体会到了寸步难行的痛苦。小时候,一味地追求享受黄金坑井水的凉爽,每到夏天放学回家,都恨不得飞到黄金坑井边用泉水淋透全身。我的双脚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凉爽舒服和积累着风湿病源,导致举步维艰非治疗不可的地步。幸好,有位农村社会医生给了我一瓶跌打风湿药酒,教我不间断地早晚各擦一次,即使到了一点痛的感觉没有了也要再擦7天。我按他的医嘱做了,一个月后,踝关节风湿病除了,至今没有复发。
家乡的泉水,不仅滋润了我的心田,而且让我从中学到了不少知识;不但给了我美好的回忆,而且滋育了一代又一代懂得饮水思源的明智村民。去年,自然村道硬底化建设,水泥路已建到黄金坑水井的身旁,可以想像,将来会有更多人感受到黃金坑泉水的清甜,享受大自然赐给人类最普通而又非常宝贵的资源。
邓中强
2011.8.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