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念车田名医张宏炬
上个世纪六、七十年代,车田民间流传着这么一句顺口溜——车田张宏炬,用药九成九,若要病快好,狗肉和烧酒。能够牢牢记住这句顺口溜,不只因为张宏炬是我父亲的好同事,而更是因为他有高超的医术和良好的医德。
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,对乡村人来说,狗肉是件非常好的食品。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,一餐狗肉几天都不肚饿。特别是冬天,喝酒吃狗肉后让人感到暖和。由于狗肉物美价廉,不但张宏炬医生喜欢吃狗肉,刘育彬院长和我父亲等也非常喜欢吃狗肉。当时他们常常各自出点钱买狗,做个团圆美餐。车田街上较“富有”的人,为了表示感谢张宏炬医生,想尽办法找理由宴请他喝酒吃狗肉。事实上,有狗肉和酒的作用,张宏炬医生的精力更加旺盛,更乐于为人服务,所以,有人笑称这是求医妙计,实在是有点贬低人格了。这么多年来,从未听人说过他因为没有狗肉吃就给病人难看脸色,也没听说过因为没有酒喝会影响治病效果,听到的是他为穷苦病人签单免费取药的善举动人故事。
张宏炬的医术高超,不但在车田地区长时间享有盛名,而且通过车田籍在全国各地工作的乡亲的传播,不少外省有名望的人士也慕名前来求医问药。据车田卫生院原院长刘育彬和知情人介绍,在“文化革命”轰轰烈烈的年代,时任海南军区司令员王成刚专程到车田找张宏炬看病。当时他直接到车田医院,从工作人员口中获悉,张宏炬被揪去参加劳动改造。海南军区司令员按照知情人指引的路——向车田食品站方向走去,当走到车田食品站门口时,司令员看见有一位“老人”从食品站走出来,顺口问:“同志,张宏炬医生在里面吗?”司令员哪里知道这位站在身边的“老人”就是自己急着要找的张宏炬医生。张宏炬回答说:“张宏炬医生早就死了!”。司令员听后感到奇怪,怎么刚才医院的人说张宏炬去参加劳动,而这个人却说张宏炬医生死了呢?带着这个疑问,司令员找到了车田公社革命委员会的领导了解此事,并将来意告知车田公社领导,听说当时的公社领导有些为难。让张宏炬为司令员看病,违反了公社规定;不让张宏炬为司令员看病,那司令员是个不可随便得罪的大人物。经过临时集体研究决定,让张宏炬为司令员看病。经过望、闻、问、切几道诊病程序,张宏炬医生的断言让司令员十分佩服。(2007年7月,89岁高龄的刘育彬原院长回忆,当时张宏炬诊病,虽然有些断言不一定与发病有直接因果关系,但他确实是个非常灵活并且善于临场发挥聪明的高手。)比如:张宏炬断准司令员最少吃了2吨白糖。当时车田每人每月分配1两糖指标。看完病后,司令员送给张宏炬一条烟和一个红包。张宏炬医生极力推辞司令员送的礼品,并直言说:“我如果收了您的东西,明天就会被批斗和游街示众”。司令员执意要表达这份感激之情,对张宏炬医生说:“如果因为收了我的礼品被斗,我找县革委会主任去说,您放心好了”。这件事后,张宏炬(当时被怀疑参加龙川县卫生战线反革命组织)获得解放,可以在车田三、六、九集市日里,为人民群众看病开药方了。
1983年夏季,海南军区原司令员王成刚在龙川县矿泉治疗所疗养期间,在一次医务工作人员的座谈会上,我亲耳听王成刚司令员说:“十多年前,我被广州肿瘤医院判了最多能活半年的死刑。那时,我抱着一线希望,来到这个“神水”的发源地,足足喝上半年“神水”——龙川矿泉水。现在,十多年过去了,我仍然生龙活虎。这里,我要告诉各位一个秘密,我能活到今天,车田张宏炬医生功不可没。他的一剂草头药方,让我连服半年。我按照他的医嘱,按时定量服用,结果产生了奇迹——被判最多能活半年的癌症病人活了十几年。”
由于“文化革命”的原因,毕业于广州江汉大学中医专业的张宏炬医生一段时间难以行医,使不少求医者有苦难言,由于“文化革命”的影响,车田一代名医张宏炬医生于1974年过早地永别了他深深爱着的车田人民。因此,常常让想找他治病的人抱憾而归。张宏炬医生没有发挥医生“夕阳红”的作用,令车田人民深感惋惜。
痛定思痛。冷静地想一想,假如历史能够重来,相信像“文化革命”那些愚昧的行为不会重演。如今,张宏炬医生虽然不可能再为车田人民开方除病,但他的人生努力,永远给车田人民留下了发奋向上的宝贵精神财富——只要握有一技之长,精心地为人民大众解除痛苦,人民将会以不同的方式,致以真心的感恩和深切的思念。
邓中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