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远的小木尺
记忆中有一条小木尺,从不曾忘记。那就是中学时教我英语的杨老师手中的小木尺。
杨老师是一名越南归侨,他有一副壮实的身板,一双充满睿智的眼睛,还有一双灵巧而有力的双手。
杨老师非常守时,上课预备铃刚响,他就已站在教室门外,除了左手拿着书本、教案和录音机外,右手还拿着一条长约一米的小木尺。这条小木尺的功能我想有两个:一是教具,每上单词课时,他先用小木尺在黑板上划上四条横线,在横线上用非常标准的英文字体工工整整地写上单词,然后告诉同学们那个字母"该出头就出头",那个字母"该出脚就出脚"。每次给人的感觉就象是他在自我欣赏一件自己创作的优秀的作品--犹如初为人母时的母亲,看着自己怀抱里的婴儿。二是教鞭,夏日炎炎的时候,上课时走神的同学特别多,杨老师就会不时巧妙地用这条小木尺在黑板上轻敲几下,走神的同学就会提起精神,继续全神贯注地听杨老师讲课了。而当"特困生"俯在课桌上睡觉时,他就会用那条小木尺在“特困生”的桌子上猛敲几下,“啪啪”几声,这时“特困生”的倦意也会全无,享受过这种"待遇"的学生以后就会认认真真地听课,再也不敢在课堂上睡觉了。
记得八三年元旦,学校举行英语晚会,我被杨老师选中去扮演"Lenin and guard"中的Lenin这一角色,在训练时,杨老师不厌其烦地教我模仿Lenin的眼神、走路的形态和说话的口音、语调、语速。就那几句的英语台词,竟训练了我两个星期。自认为已背得滚瓜烂熟,每个细节也把握得非常好了,星期天中午的训练我就没有去了。当时他在课室上等了我整整一个上午。第二天上英语课时,他找到我,瞪着那双睿智的大眼,还是用他那条小木尺指向我,大力地在我桌上一敲:“你这小子,昨天害我在课室等你一个上午,干啥去了?要是在晚会上表演不成功,全班同学的脸都给你丢光了……”。
二十多年过去了,自己也成为高校的一名教师,母校求学时的许多事渐已淡忘,然而,杨老师手中的那把小木尺至今还记忆犹新,它使我想起工作守时、一丝不苟、对学生严格要求的杨老师,也时时鞭策我,推我向前,催我奋进……
(作者: 赖新优 单位:河源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