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条假烟
一条假烟
叶小平
我是车田丰石人,那年我6岁,那会还没念书,父母外出打工,我在外公家生活。
外公家在郑马,他是一个很和善的老人,常年在田地劳作,艰苦劳作使常常带着笑容的脸庞布满皱纹。外公没什么爱好,除了喝上两口烧酒外,也就爱抽烟,可惜手头不宽裕,买的往往都是最便宜的劣质烟。
外公很疼我,农闲之余常带我去赶集(郑马街)买点东西解馋。这一天街日,田里没活做,外公带我去赶集,不是很远,步行半个钟左右就到了。
逛了一两个钟,外公买了盐醋等生活用品,给我买了根冰棍,算下时间,差不多该回去做饭了。
这时外公还打算买一条烟就回去,因为整条买的话算起来要便宜点,当然买的还是一直买的牌子——最便宜的幸福牌香烟。外公从口袋取出钱数了下,一共还有12块钱,一条烟11.8元,还可以余2毛钱给我花。
可是我撒娇不要那2毛钱,要求外公给我买一包康师傅方便面,这个需要8毛钱,外公没有犹豫笑呵呵就给我买了。但是这样,外公那一条烟也就买不成了。
这个时候百货店老板开口了:“阿叔,要不就买一条假烟吧,同样的牌子,便宜1.5元,这样你就够钱了。‘’外公一听,觉得有理,就同意了。
那时我已经6岁,已经渐渐有点懂事了,听到外公为自己买了假烟,心里有点不是滋味。可是在零食的香味下,很快我就忘了心中的那份内疚。
后来我回丰石老家开始读小学,并不常常去看外公。偶尔去到外公家里,这时外公的身体已经不太好了,平时说话往往夹带着咳嗽。慢慢懂事的我,想起之前的假烟事件,心里非常难过,也尽可能多地来看外公,帮忙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。
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,随着外公身体变差,送到医院检查已是肺癌晚期,最后的日子里过得很痛苦。
树欲静而风不止,子欲养而亲不待。而我,背负着这份内疚的心灵十字架二十多年还在继续前行,对外公心中实在有无限的遗憾:因为有些话再也没机会说了;有些营养品也永远没机会送出去 了;有些热水袋也永远无法送出去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