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只麻雀的故事
时间:2018-06-14 11:20:40
来源:编辑部
邓中强
众所周知,母爱重于泰山,母爱无微不至,母爱无比伟大。人生最应该首先和永远感恩的就是母爱。但是,在现实生活中,母爱由于天性使然,常被人们觉得理应如此,甚至厌烦母亲的情况时有发生。为了加深对母爱的理解,今天,我们一起来分享一只麻雀的故事。
一年夏天的午饭后,母子在自家院内长椅上并肩坐着,风华正茂的儿子正在看报,老母亲静静地坐在旁边。
忽然, 一只麻雀飞落到近旁的草丛里,母亲问:那是什么?儿子闻声抬头,望了望草丛,随口答道:“一只麻雀” 。说完继续低头看报。
母亲点点头,若有所思,看着麻雀在草丛中跳动,又问了声:“那是什么?”儿子不情愿地再次抬起头,皱起眉头说:“我刚才告诉过您了,妈妈,是只麻雀。”说完一抖手中的报纸,又自顾看下去。
麻雀飞起,落在不远的草地上,母亲的视线也随之起落,望着地上的麻雀,母亲好奇地略一欠身,又问:“那是什么?”这时,儿子不耐烦了,合上报纸,对母亲说道:“一只麻雀,妈妈,一只麻雀!”接着用手指着麻雀,一字一句大声拼读:“摸一啊一麻!七一跃一雀!”然后,转过身,负气地盯着母亲。
母亲并不看儿子,仍旧不紧不慢地转向麻雀,像是试探着又问了句:“那是什么?”这下可把儿子惹恼了,他挥动手臂比划着,愤怒地冲母亲大嚷:“您到底要干什么?我已说了这么多遍了!那是一只麻雀!您难道听不懂吗?”
母亲一言不发地起身,儿子不解地问:“您要去哪?”母亲抬手示意儿子不用跟来,径自走回屋内。
麻雀飞走了,儿子泪丧地扔掉报纸,独自叹气。
过了一会儿,母亲回来了,手上拿着一个小本子,坐下来翻到几十年前的一篇日记,递给儿子指着那篇日记说:念!
儿子照着念起来:今天,我和刚满三岁的小儿子坐在公园里,一只麻雀落到我们面前,儿子问了我21遍:“那是什么?”我就回答了他21遍:“那是一只麻雀。”他每问一次,我都拥抱他一下,一遍又一遍,一点也不觉得烦,只是深感他的天真可爱。
母亲的眼角渐渐露出了笑纹,仿佛又看到了往昔的一幕。儿子读完,羞愧地合上本子,强忍泪水张开手臂搂紧母亲,深吻母亲的面颊。
这是一个十分令人反思的故事。同一个问题,儿子问母亲21遍,母亲感到儿子天真可爱。母亲问儿子4遍,儿子就烦恼愤怒。在现实生活中,有多少类似这样的情况会在日常中出现?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,我们应该将积谷防饥、养子防老等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一代代传承发扬下去。实现老有所依,老有所乐的人生目标。